2008年2月14日星期四
别中了疑似性病的圈套
有些疾病与性病非常相似,从而引起大家的恐慌,我们只要勇敢地去弄清事实的真相,揭穿性病的真实谎言,生活的阳光就会灿烂如初。
因为都叫“疣”而被误解
事例追踪:欣然陶醉在新婚幸福的海洋中,一个蜜月的早晨,丈夫向欣然说他“小弟弟”出现了很多的小红点,紧跟着欣然的私处也出现一些不适的感觉,由于丈夫出现了“情况”,欣然不得不警惕起来,拿小镜子一看吓了一跳:那里有些红色的斑点,并且伴一些细长的突出物,欣然陷入了恐惧之中,她不停地查资料,觉得与性病尖锐湿疣特别相象,可自己与丈夫都没有什么不洁的行为。这突如其来的“性病”几乎使欣然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,倒是理性的丈夫安慰欣然,也许事情没有想象地那么坏,于是他们去了医院,结果是一种假性湿疣惹的祸,经过治疗他们痊愈了,从此欣然在对待一些问题上也变得更加理智。
专家提示:假性湿疣是目前新认识的一种疾病,主要的发病的年龄为18—40岁,主要表现为在小阴唇内侧出现一些小的淡红色的疹子,形状象鱼子或绒毛状,表面光滑,触摸之后有一种颗粒感,一般只感到瘙痒与不适,与尖锐湿疣容易混淆,但这种疾病一般对健康没有什么影响,而且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完全消失。
相关对策
◇假性湿疣的病因不是很清楚,但据相关的调查:可能与性生活过于活跃、机械性刺激过多引起,另外,在洗澡的时候追求过度的“干净”而经常用水冲击阴道也会引起。欣然与丈夫就是在新婚的喜悦中性生活过于频繁才出现那一场虚惊,所以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应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。
◇如果你的私密处出现上述的一些表现,不要惊慌,医生可通过HPV—DNA(人类乳头瘤病毒)进行检测,如果是阴性,就可以排除是性病尖锐湿疣的可能性了,你就可以基本安心了!
◇在确诊为假性湿疣后,可进行中医治疗,一般是用一些驱湿解毒的方剂煎水坐浴,并且忌辛辣的食物,注意会阴卫生,如果小突起长期不消失,必要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接受激光治疗。
小常识:如何真正远离性病
◇与不熟悉的性伴侣发生性关系时必须使用避孕套对自己进行保护,但避孕套并非是万能的,如果双方的带有病原体的体液残留在对方生殖器周围,也有可能被传染;
◇在进行性生活之前,应该做好清洁工作,不洗手或不清洗生殖器就进行性生活也增加了感染的危险;
◇如果涉及到相关血液检测的问题,必须到正规的医院抽血,避免病原体通过血液传播;
◇现在许多家庭与办公室、公共场所的卫生间使用有座垫的马桶,座垫不可否认是性病一种重要的传染途径,如果非要使用,也应该使用一次性的座垫,减少感染的饿可能性;
◇婚检虽然不再强制,但专家建议每个人应该自觉地进行婚前检查,尤其是性病这一项的检查,没有检查性病的婚检等于没有进行婚检。
本新闻共2页,当前在第1页nbsp;nbsp;1nbsp;nbsp;2nbsp;nbsp;
订阅:
博文评论 (Atom)
标签
- 艾滋病 (65)
- 艾滋病毒 (5)
- 爱滋病 (1)
- 安全套 (1)
- 白带 (2)
- 膀胱 (11)
- 膀胱炎 (6)
- 包皮 (12)
- 北京 (2)
- 标本 (1)
- 病毒 (20)
- 病人 (2)
- 病原体 (6)
- 部位 (4)
- 超声 (4)
- 车前子 (2)
- 处方 (2)
- 窗口 (1)
- 醋酸 (2)
- 大青叶 (2)
- 带毒者 (1)
- 滴虫 (3)
- 发病率 (2)
- 发生 (2)
- 肺泡 (1)
- 分泌物 (9)
- 疯牛病 (1)
- 妇女 (4)
- 附睾 (19)
- 杆菌 (4)
- 感染率 (3)
- 睾丸 (4)
- 膏剂 (1)
- 宫颈 (2)
- 股癣 (1)
- 瓜葛 (2)
- 龟头 (32)
- 国家 (2)
- 赫斯 (1)
- 红斑 (1)
- 患处 (5)
- 患者 (6)
- 黄柏 (1)
- 磺胺 (1)
- 机会 (1)
- 基因 (1)
- 激光 (2)
- 几内亚比绍 (1)
- 尖锐湿疣 (89)
- 结核病 (2)
- 精囊 (4)
- 精子 (1)
- 静脉注射 (1)
- 局部 (4)
- 菌落 (1)
- 菌丝 (1)
- 抗体 (4)
- 苦参 (2)
- 溃疡 (3)
- 例数 (1)
- 疗程 (2)
- 疗法 (3)
- 淋巴结 (5)
- 淋巴细胞 (1)
- 淋巴腺 (1)
- 淋病 (44)
- 螺旋体 (3)
- 洛杉矶 (1)
- 妈妈 (1)
- 马齿苋 (2)
- 梅毒 (67)
- 美国 (1)
- 咪唑 (1)
- 泌尿系 (14)
- 免疫 (4)
- 耐药性 (2)
- 男性 (2)
- 念珠 (4)
- 尿道 (62)
- 尿道炎 (36)
- 尿频 (1)
- 尿液 (1)
- 女性 (1)
- 疟疾 (2)
- 疱疹 (15)
- 盆浴 (1)
- 皮肤 (1)
- 气血 (2)
- 前列腺 (2)
- 前列腺炎 (3)
- 潜伏期 (3)
- 青霉素 (12)
- 清热解毒 (1)
- 庆大霉素 (3)
- 穹窿 (1)
- 丘疹 (2)
- 球蛋白 (1)
- 球菌 (2)
- 区别 (2)
- 缺陷 (1)
- 人体 (2)
- 肉芽肿 (4)
- 乳头 (2)
- 软膏 (1)
- 神经 (1)
- 神经痛 (2)
- 肾小球 (2)
- 肾盂 (14)
- 生殖器 (8)
- 湿疣 (12)
- 试剂 (1)
- 输尿管 (2)
- 双球菌 (1)
- 死亡率 (1)
- 胎儿 (1)
- 体内 (2)
- 同性恋 (1)
- 头孢 (2)
- 涂片 (2)
- 土茯苓 (1)
- 土霉素 (4)
- 外阴 (8)
- 微波 (2)
- 我国 (1)
- 卧具 (1)
- 乌鲁木齐 (1)
- 乌药 (2)
- 细胞 (6)
- 细胞核 (2)
- 细菌 (5)
- 下疳 (10)
- 消毒剂 (3)
- 校花 (1)
- 性病 (41)
- 性关系 (1)
- 性生活 (2)
- 性行为 (1)
- 性征 (1)
- 胸腺 (2)
- 血清 (1)
- 血液 (1)
- 牙根 (1)
- 眼病 (1)
- 阳气 (1)
- 阳性 (1)
- 腰痛 (1)
- 药物 (3)
- 衣原体 (19)
- 医生 (1)
- 医务人员 (1)
- 疫苗 (3)
- 阴部 (1)
- 阴道 (6)
- 阴茎 (1)
- 阴囊 (1)
- 阴虱 (5)
- 月经 (2)
- 泽泻 (2)
- 粘膜 (5)
- 占位性 (1)
- 针灸 (1)
- 症状 (15)
- 支原体 (5)
- 直肠 (3)
- 注射器 (2)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