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5月15日星期四
美容也可感染艾滋?
从传播途径看,因美容而感染艾滋病毒是有可能的。了解艾滋病流行概况及其传播方式,对于做好预防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。
目前,艾滋病、梅毒等性病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大幅上升,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有强劲的上升势头。
一、艾滋病流行概况联合国艾滋病联合规划署2004年7月公布的《2004全球艾滋病疫情年度报告》显示———目前全世界艾滋病毒感染者约3800万,其中包括84万中国人。2003年全球新增艾滋病感染者500万,290万人因艾滋病死亡。非洲8个国家因艾滋病人均寿命降到40岁以下。
二、艾滋病的传播
(一)传染源:人是唯一的传染源,无论是病人还是无症状的感染者皆有传染性,而无症状感染者由于不易发现与管理,是更为重要的传染源。
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在人群中的分布并不一致,常集中在一些特殊人群中,即所谓“高危人群”。HIV感染的高危人群有男性同性恋者、卖淫妇女、性乱者、吸毒者、经常使用血制品及频繁供血者。另一些人员由于特殊的职业也易感染HIV。这些人员包括回国人员、涉外人员、涉外服务人员、外宾及从事HIV检测的医务人员。这些人群是HIV感染的多发人群,他们既是易感人群的主体,也是传染源的主体。
(二)传播途径:艾滋病能通过血液、精液和宫颈分泌物传播,其他体液如唾液、脑脊液、泪液、尿液、乳汁中曾分离到HIV,但不是主要的传播途径。
其传播方式有:
1、性传播。这是艾滋病主要的传播途径,其中包括同性恋及异性间的传播。性伴侣越多,感染机会就越大。
2、血液及血制品传播。由使用血制品及输血引起的传播屡有报道,是艾滋病的主要传播方式之一。近年来各国都加强了采供血的HIV检测,已使这一传播途径得到了有效的控制。但由于“窗口期”的问题尚未解决,更由于采供血管理检测不严,经输血传播仍是艾滋病一个重要传播的途径。
3、通过消毒不严的注射器及其他接触血液的器具的传播。这方面最重要的是静脉药瘾者之间的传播,这已成为艾滋病的主要传播方式之一。
4、公共场所打耳孔,美容,共用剃刀、牙刷等,可损伤皮肤粘膜的一些活动,皆有艾滋病传播的危险性。
以上两个途径本质上仍是血液传播,单独列出是为了引起注意及加强预防。
5、母婴传播。母亲如有艾滋病病毒感染,传给胎儿的可能性极大。可由胎盘传播,分娩过程感染及通过母乳传播。下列方式目前尚不能证明可造成HIV传播:公共厕所;游泳池;节肢动物叮咬;共同进餐及饮水;握手或礼节性的拥抱;共用办公用品。
三、艾滋病的预防
(一)个人防护措施1、不滥用血制品及不必要的输血,不滥用静脉注射治疗。
2、避免与艾滋病高危人群进行性接触,大力提倡使用避孕套。
3、注意个人卫生,不共用剃刀、牙刷等。
4、可能接触艾滋病感染者的医务人员与检验人员,要加强个人防护与消毒措施。
(二)特异预防措施艾滋病的疫苗正在研究中,灭活疫苗与纯化疫苗对无感染的健康志愿者进行了Ⅰ期临床研究,而对高危人群中无感染者进行了Ⅱ期临床试验。但试验结果含两个亚单位(gp120)疫苗的人仍有被感染者。因此目前还没有成熟的疫苗应用。但或迟或早,人类终会找到有效的疫苗,有效地控制艾滋病的传播。
订阅:
博文评论 (Atom)
标签
- 艾滋病 (65)
- 艾滋病毒 (5)
- 爱滋病 (1)
- 安全套 (1)
- 白带 (2)
- 膀胱 (11)
- 膀胱炎 (6)
- 包皮 (12)
- 北京 (2)
- 标本 (1)
- 病毒 (20)
- 病人 (2)
- 病原体 (6)
- 部位 (4)
- 超声 (4)
- 车前子 (2)
- 处方 (2)
- 窗口 (1)
- 醋酸 (2)
- 大青叶 (2)
- 带毒者 (1)
- 滴虫 (3)
- 发病率 (2)
- 发生 (2)
- 肺泡 (1)
- 分泌物 (9)
- 疯牛病 (1)
- 妇女 (4)
- 附睾 (19)
- 杆菌 (4)
- 感染率 (3)
- 睾丸 (4)
- 膏剂 (1)
- 宫颈 (2)
- 股癣 (1)
- 瓜葛 (2)
- 龟头 (32)
- 国家 (2)
- 赫斯 (1)
- 红斑 (1)
- 患处 (5)
- 患者 (6)
- 黄柏 (1)
- 磺胺 (1)
- 机会 (1)
- 基因 (1)
- 激光 (2)
- 几内亚比绍 (1)
- 尖锐湿疣 (89)
- 结核病 (2)
- 精囊 (4)
- 精子 (1)
- 静脉注射 (1)
- 局部 (4)
- 菌落 (1)
- 菌丝 (1)
- 抗体 (4)
- 苦参 (2)
- 溃疡 (3)
- 例数 (1)
- 疗程 (2)
- 疗法 (3)
- 淋巴结 (5)
- 淋巴细胞 (1)
- 淋巴腺 (1)
- 淋病 (44)
- 螺旋体 (3)
- 洛杉矶 (1)
- 妈妈 (1)
- 马齿苋 (2)
- 梅毒 (67)
- 美国 (1)
- 咪唑 (1)
- 泌尿系 (14)
- 免疫 (4)
- 耐药性 (2)
- 男性 (2)
- 念珠 (4)
- 尿道 (62)
- 尿道炎 (36)
- 尿频 (1)
- 尿液 (1)
- 女性 (1)
- 疟疾 (2)
- 疱疹 (15)
- 盆浴 (1)
- 皮肤 (1)
- 气血 (2)
- 前列腺 (2)
- 前列腺炎 (3)
- 潜伏期 (3)
- 青霉素 (12)
- 清热解毒 (1)
- 庆大霉素 (3)
- 穹窿 (1)
- 丘疹 (2)
- 球蛋白 (1)
- 球菌 (2)
- 区别 (2)
- 缺陷 (1)
- 人体 (2)
- 肉芽肿 (4)
- 乳头 (2)
- 软膏 (1)
- 神经 (1)
- 神经痛 (2)
- 肾小球 (2)
- 肾盂 (14)
- 生殖器 (8)
- 湿疣 (12)
- 试剂 (1)
- 输尿管 (2)
- 双球菌 (1)
- 死亡率 (1)
- 胎儿 (1)
- 体内 (2)
- 同性恋 (1)
- 头孢 (2)
- 涂片 (2)
- 土茯苓 (1)
- 土霉素 (4)
- 外阴 (8)
- 微波 (2)
- 我国 (1)
- 卧具 (1)
- 乌鲁木齐 (1)
- 乌药 (2)
- 细胞 (6)
- 细胞核 (2)
- 细菌 (5)
- 下疳 (10)
- 消毒剂 (3)
- 校花 (1)
- 性病 (41)
- 性关系 (1)
- 性生活 (2)
- 性行为 (1)
- 性征 (1)
- 胸腺 (2)
- 血清 (1)
- 血液 (1)
- 牙根 (1)
- 眼病 (1)
- 阳气 (1)
- 阳性 (1)
- 腰痛 (1)
- 药物 (3)
- 衣原体 (19)
- 医生 (1)
- 医务人员 (1)
- 疫苗 (3)
- 阴部 (1)
- 阴道 (6)
- 阴茎 (1)
- 阴囊 (1)
- 阴虱 (5)
- 月经 (2)
- 泽泻 (2)
- 粘膜 (5)
- 占位性 (1)
- 针灸 (1)
- 症状 (15)
- 支原体 (5)
- 直肠 (3)
- 注射器 (2)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